扫描以上二维码,关注文物网,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。
记住密码
汉 西汉 铸造范型 山东省滕县出土 盐、铁业是西汉重要的生产部门。公元前119年,汉武帝采纳桑弘羊等人的建议,把富商大贾经营的盐、铁业收归政府,在全国设立盐官36处、铁官49处,实行盐铁专卖政策。盐铁官营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,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。这些铁器陶范带有“山阳二”、“巨野二”的标志,是西汉山阳郡(王莽时改为巨野郡,在今山东省巨野县一带)官府经营的第2号冶铸作坊的用...
汉 丝织品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出土 此印花敷彩纱残片图案为藤本科植物的变形纹样,由枝蔓、蓓蕾、花穗和叶组成,外廓略作菱形。单位面积较小,长4厘米,宽2.4厘米,四方连续,错综排列。其图案采用印、绘相结合的方法,整个程序包括用型版印出暗灰色枝蔓,印花时将四个单位并成一版,即并成一个长8厘米、宽4.4厘米的大菱形,借以提高印染的速度和质量;用朱红色绘出花穗;用重墨点出花...
汉 西汉 丝织品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出土 此丝织残片在黄棕绢上用朱红、绛红、土黄、金黄、橄榄绿等多彩绣线,以索绣法绣制出涡旋状纹样。这类涡旋纹间或夹杂有螭头状图形,是自蟠螭纹向云气纹转变的一种过渡形态。它们由各种卷绕的弧线构成,其弧度或互相平行,或开张,或收敛,那流利洒脱的美感均通过整齐匀称的针脚得以展示。此墓出土的记录随葬器物的竹简称这种丝织品为“乘云绣”。 ...
隋 明器 1956年湖北省武昌出土 高24.9厘米 侍女梳半翻髻;身穿圆领对襟小袖衣,高腰长裙,裙腰束带前垂;足穿尖头鞋。
隋 明器 1956年湖北省武汉市郊周家大湾出土 高39.5厘米 女俑左臂下垂,右臂平端,梳双髻,身穿交领右衽宽袖上衣,长裙,裙前垂长带,束腰带前垂;足穿笏头重台履。
隋 明器 1956年湖北省武汉市郊周家大湾出土 高54厘米 女俑发中分,梳双髻,内穿小袖衣,外套交领右衽宽袖上衣,长裙,束腰,腰带前系下垂;足穿笏头重台履。
南北朝 北朝 北魏 明器 1953年陕西省西安市出土 高35厘米 女俑袖手而立,梳“十字髻”,穿交领右衽长袍。
清 纵32.2厘米、横245厘米 蔡文姬,名琰,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之女,博学多才,好文辞,精音律,汉末天下大乱,蔡文姬为南匈奴所虏,嫁与南匈奴左贤王,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。曹操惜其才,特命使臣持金璧将其赎回,此图为文姬离夫别子,毅然归汉时的感人场景。文姬头戴暖帽,肩披绒裘,穿窄袖短衣,着百褶长裙,是胡汉一体的打扮。她虽然骑马欲行,但对两个幼子却怀抱手牵,迟迟不肯放开,母子深情跃然绢素。左...
汉 头饰 长13厘米、宽1.8厘米 钗是一种妇女最常见的头饰,用以插定发髻,因其分作两股,形似叉,以金玉制成,故名钗。此钗钗首方折,钗股圆润,白玉素面,造型质朴无华。
汉 东汉 明器 1956年内蒙古包头市郊出土 高17.4厘米 女俑右臂下垂提物,左臂上举,梳盘髻,脑后束发叠压;身穿右衽大袖长袍。
汉 西汉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长24厘米、宽21厘米 罗是一种质地轻软,织作疏松的丝织品,其经丝或纬丝相互绞转而在织物表面形成椒孔,为一种绞纱织物。此件绣作以锁绣法将朱红、浅棕红、深绿、深蓝等色丝线,在织有菱形纹样的罗纹地上绣出穗状流云和卷枝花草等连续图案。马王堆出土的竹简将其称之为“信期绣”。
战国 高2.1厘米、直径2.4厘米 陶质,着白色陶衣,上饰褐色菱格,格间空白处及格线上嵌蓝色料珠。
战国 高2.4厘米、直径2.7厘米 琉璃是一种低熔点、不透明的玻璃品种,在战国时已能烧制乳白、深黄、蓝紫、红、红褐等色的琉璃珠、琉璃耳琐等装饰品,因其美丽珍贵而为贵族所喜爱。深蓝色琉璃珠,嵌淡蓝色圆形琉璃斑,圆点中心为黄褐色。
作为专注净饮水事业多年的高端净饮水专家,泉露研制出第一台净水器以来,就一直坚持技术进步。多年来泉露已经占据了国内净饮水行业的领先地位。 新一代 物云水机 全面净化家庭饮水 洗菜煮饭、洗碗涮杯、洗澡洗漱……都涉及到大量的用水,水质安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生活。因此,近年来净水机、软水机等家庭生活用水净化的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。此次泉露为人们带来了家庭生活用水的好帮手——新一代物云...
收藏界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场面:有人说藏家应只收一流大师的作品才有档次,而不需要收藏其他画家的作品。的确,投资收藏大名家,会有很高的回报,但如果片面追求投资价值,忽视文化价值、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,就有违收藏的宗旨。对收藏而言,大名家有不成熟的作品,小名家有高妙精彩之作,从美术史的角度看可以说各有长短,从收藏的角度看,也各有千秋。针对收藏爱好者收藏的个人藏品问题,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着名文物鉴定专家,...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